台南的天然海水取用處

19、開缸爆藻的關鍵與步驟

文章來源】【參考文獻】

開缸爆藻是我們平時的俗稱,其實際意義是培養活石內部的菌群建立並能達到處理有機物和各種營養鹽的功能。

我們上次說到過一些名詞,這裏還要增加一個新名詞“有機物”,在爆藻過程中也會連同營養鹽一同被系統處理掉。至於有機物有多可怕,我們放到以後講,這裏先講講怎麽個爆藻法。

營養鹽就是No2(亞硝酸鹽) No3(硝酸鹽)Po4(磷酸根)等一些物質的一個統稱,當然我們魚缸裏有剛才說到的最難以對付的東西,就是有機物。
這些都來源於:自來水中自帶的一些,生物的排泄(包括珊瑚),生物屍體,和餵食殘渣所造成有機物的增加和營養鹽的增加。

在魚友們遇到的眾多問題中,多數原因都是因為營養鹽和有機物沒有得到控制,導致缸內生物狀態受到影響甚至死亡,海水魚永久話題就是營養鹽和有機物的處理。至於活石為什麽能處理這些營養鹽我們以前也大致說過。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降低缸內營養鹽和有機物的含量。

在你將采購活石放入缸內前先要在你的主缸裏化好鹽(一般前一天化好,鹽度記得調整到1.022-1.025之間,測鹽度用光學比重計,上次講到過。)
另外還要準備一桶鹽水來刷剛買來的活石(這桶水你可以適當調鹽度為1.010主要可以省下鹽) ,不過這個做法是以前的做法了,現在我們大多采取比較暴力的做法,就是用高壓水槍直接自來水沖刷。當然沒有高壓水槍的話可以直接用金屬刷子刷幹凈活石表面的泥沙,活石從大海中被采集,直到被你購買的過程中,裏面會有很多死去的微小生物,附著在表面屍體腐爛會變為營養鹽及有機物,所以我們要使命的刷。

在水中營養鹽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使缸裏藻大量生長,藻類生長時,會消耗營養鹽,直到營養鹽的含量降至最低,當藻生長到一定的程度,缸裏營養鹽等已被消耗幹凈。
在石頭表面和內部以及缸裏會有大量有機物,但是在爆藻過程中,活石內部會建立起處理有機物的菌群,這些菌群將主宰你的魚缸未來。這也是爆藻最重要的意義之所在。

養水期間一定要記住,不要下生物,一定要忍住如果加入了生物,生物的排泄和你的餵食會增加營養鹽及有機物的含量,養水便會一直繼續下去,不斷地增加營養鹽和有機物,也會不斷地消耗,造成了惡性循環。活石就像一塊吸滿水的海綿 ,水裏的營養鹽和有機物含量越來越多時,超過了活石的處理能力後,就會導致整個魚缸內包括活石內的營養鹽和有機物充滿,並且不斷影響你的生物生長,這就是為啥一些魚友大量換水甚至翻缸都不能解決的原因,所以不要下生物是必須要遵守的。只有建立好一個成熟的系統後才能開始下生物。



















以上兩張圖均為爆藻階段的照片,無論你的缸屬於左邊還是右邊,都是正常的,在不同海域采集的石頭種類也不同,所以才會導致爆藻期景象各異。
如果你的燈具過關,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卻沒有看到太多的藻也沒關系,說明活石質量非常好,養水同樣大功告成。
死石的爆藻流程和活石一樣。

另外,一些地區的自來水中也含有大量No3,Po4,如果就這樣添加到缸裏,營養鹽照樣會不斷增加,同樣是惡性循環。
所以建議用純水機,專業凈水設備,或者純凈水或者低營養鹽的自來水(國內有些地區的自來水很好)。
但是養SPS的魚友我還是建議用純水,畢竟SPS的要求更高一些。當然自來水還有另外一個毛病,有些地區的自來水中含有大量小球藻及微藻的孢子,爆藻幾天後就會面臨微藻爆發的現象。


微藻爆發就是這個樣子,從上方觀察魚缸內水變渾濁,變黃綠或變淡綠色。
這時就麻煩了,要麽你用UV殺菌燈照射,要麽就任其生長,還有就是孵化一點點豐年蝦放裏面。
這也是近幾年來魚友們用自來水爆藻所引發的問題。

一個合適的燈具,讓它來促進藻類快速生長,如果褐藻和綠藻的生長間隔時間很短或者同時,說明燈具很好如果10天還沒有長藻的跡象,說明燈具不合格,一般來說是1升水1W燈。燈具太差同樣會增加養水時間,理論上燈光非常重要,開的時間越久,養水就會越快,但是藻類也需要休息,請勿24小時開燈,我們一般在爆藻期設定光照是12-14小時,有時夜間藻類會出呼意料的長。
在沒添加生物並且燈具給力情況下,一個月藻類會開始白化,變黃,衰退,說明水的營養鹽含量很低。
清除藻類,養水到位後要把活石和缸刷幹凈(也可以下一條吊去吃藻),然後等缸裏的垃圾沈澱後再將垃圾用管子吸出,然後換掉缸裏的40%以上的水,鹽度記得調到1.022-1.025之間。如果有魚友不放心系統是否建立的話,這裏我推薦二次爆藻,就是在換下40%以上海水後還是保持爆藻的常態。一周下來如果缸內沒有大量滋生藻類的話就算是到位了。
這樣就可以下生物了,當然生物要一點點的下,如果是新魚最好檢疫過後放進主缸,檢疫方法上次我們講到過。 

簡單的說養水就是養你的活石中的菌群,就是一個讓活石裏的生物屍體變為有機物或營養鹽後通過菌群和生長的藻類消耗掉這些東西的一個生化過程。
從而建立起很多很多個龐大的菌群,它們將面對將來的生物排放、餌料殘渣、生物屍體等等所產生的有機物及營養鹽。 
爆藻期間我們也要使缸內水流充足,造流要預先準備好。
蛋分也要開啟,爆藻期開啟蛋分能增加菌群形成的速度。
爆藻期雖然對魚缸溫度講究不大,但是必須要控制在22-28度以內,因為這個溫度區域內建立起來的菌群才能更適合將來你飼養生物時的溫度(26度)。
爆藻期可以不用濾棉,當然以後也可以不用,畢竟濾棉不是屬於必要品。
如果以後打算養SPS的也不需要在爆藻期進行鈣鎂KH的調整。
爆完藻後你的水質PH會比較低,這是正常現象,因為鈣鎂KH沒達標加上水老了,所以PH就會低,在正常每周換水的前提下會在今後一個月達標,所以魚友不必擔心(當然你也可以爆完藻後多換些水)。

爆藻完成,蛋白分離器、濾棉(要經常洗,也可以不用)、活石、藻缸等等都是幫助你魚缸內消耗有機物和營養鹽的。
每周堅持換20%的水補充缸裏的微量元素,自己找到一個輸入輸出平衡點(餵食的控制),你的海水缸就會一直穩定的延續下去。 

再加上慢慢積累知識學會看缸內藻相和菌相,經驗豐富了你便有一個精致的海底世界。 

養魚先養心,爆藻流程一定要走,耐心有了,一切都是浮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