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的天然海水取用處

關於銅藥的正確使用姿勢!白點!FOT!RT?

文章來源】【參考文獻】

這是我的檢疫缸。40方背濾。一個蛋分,一個水泵,一捆炸藥包。這兩條黑白關刀拿來3天就開始秒顆粒,但是養了一星期不見白點。


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防止攜帶,我刻意用了溫差較大的水換水。第二天馬上出現白點,立刻見效(幸虧沒扔主缸)(這個方法不可取,有朋友提出建議是開始先下30%的銅藥)


接下來就是用藥。我選的是海化白點(銅藥) 

接下來是重點。按說明 用量是40L水分2天每天1ML,所以用量一共是2ML。所以我們用藥的時候,
第一次加1/4也就是0.5ML,此時把水溫提高到28度(加速白點的孵化來減少潛伏期)。
隔12-24小時再加1/4.此時缸內已經有1ML的銅藥含量(暫時不包括濾材魚缸等對銅藥的吸收),蛋分可以不用停,銅含量是可以積累的。
此時白點已經開始明顯有所減少,後面的1/2的藥量。我們可以根據魚的耐藥性,白點的數量,魚的吃食情況和狀態,進行1/4還是1/8的緩慢添加。尤其是到3/4以後藥量以後,最好采用1/8加法視白點情況(如還有少數白點在魚身)魚的狀況來增加藥量。
因為不同的魚缸,等不確定因素對銅藥的吸收作用,銅藥的總量不一定都一樣,所以到後期采用多分加法視情況可以穩健的進行用藥,而且省去了銅測試劑。


在用藥的第三天,白點已經明顯減少,但是還有幾顆白點,我又加了1/4的藥量(因為關刀比較皮實)第四天白點消失,魚依然開口。接下來再觀察幾天,稀釋銅藥,再觀察一星期是否覆發,最後放進主缸。

還有一句老話,“吃食不用管”,這句話並沒有錯,但是他只針對水質較好,魚密度較低的珊瑚缸。
但是FOT缸無論是魚的密度,還是水質,都是遠低於珊瑚RT缸的,所以必須藥物絕殺白點以絕後患。
當你的魚缸有白點,但是魚沒事,有一天突然出現大量白點,魚死亡,那並不是白點導致的,是因為水出現了大問題,魚體質下降,白點爆發出來,它只是個指示劑,也是你水質出現問題導致的後續問題。
小醜魚,鰈魚,還有個別魚,用銅藥的時候要謹慎,他們耐銅藥性比較低。可以考慮是否改用TDC(甲醛類藥物)
檢疫缸的重要性!
例如我的檢疫缸,我的細菌屋不僅是濾材,還可以給魚提供躲避,減少魚的壓迫感。
開口,個人最不讚同魚在隔離盒裏給魚開口,因為魚的壓迫感非常大。(我覺得要是用個黑不溜秋的隔離盒也許有意思)
檢疫缸給魚開口(尤其是吊類)非常好開口,因為缸內什麽都沒有,也沒有藻類啃食,他們非常饑餓,很容易開口顆粒飼料。我買來的新魚基本上都在第三天開口。但是我放主缸的野生吊類,都會用更長的時間開口,延長了危險期。
例如:我新買的一條騎士,因為偷懶沒用檢疫缸,直接丟進主缸,(買來的青魔帶進來白點)爆發白點,不吃顆粒只啃藻,15天沒扛過去。一星期以後我又買了一條,在檢疫缸3天開口,養了一星期秒任何飼料的時候,直接丟進滿是白點的主缸,12天,白點開始自己消退,養定。一個多月以後再也見不到任何白點,白點消失。






留言